数据会商是深层次的调研。全国法院2024年前三季度司法审判工作开展情况如何?以问题为导向,以数据为抓手,当前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?如何应对?10月8日下午,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会议,对2024年1至9月司法审判数据展开分析研判会商,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。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张军主持会商。
据悉,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运行半年多来,各级法院院庭领导抓审判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,质量优先、兼顾效率、注重效果的理念逐渐深入每一名法官,审判质效持续提升,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司法取得新成效。与此同时,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运行中,一些领域工作已经明显改进并趋于稳固,有的指标引导作用可被其他关联指标取代。最高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,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,经过深入调查研究、广泛征求意见,对指标进行优化、精简,将26项指标精简为18项。
本次是新的指标体系施行后首次会商。在18项指标中,16项同比趋优;设有合理区间的14项指标中,8项处于合理区间,6项优于合理区间。其中,“案-件比”持续下降,执行完毕率、执行到位率明显增长,当事人在司法审判中有更佳、更实的获得感;上诉率、申诉申请再审率、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等指标明显趋优,人民群众对审判质效更加认可;一年以上未结诉讼案件大幅下降,啃“硬骨头”、清理积案成效明显。
“一定要毫不动摇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,决不允许任何形式的‘立案难’反弹回潮”“数据表明,部分法院在做实指导调解的法定职能上还有很大潜力”“这类案件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,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增幅较大,要坚决依法严惩,同时发布典型案例,警示震慑潜在违法犯罪”“这类商事案件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秩序,要深入剖析案件背后反映的问题,促推社会治理”“去年我们制发了指导意见,但这类案件在第三季度出现异常波动,我们将认真分析、持续抓好制度落实”“新类型案件审理起来有难度,相关庭室局要主动承担起责任,总结典型案例,及时解答法答网上的问题,指导条线准确理解和适用法律”“这个高院的这一项指标明显提升,但与此密切相关的另一项指标却表现不佳,是不是有些顾此失彼”“要继续加强对类型化案件的研究,促进裁判尺度统一”“要鼓励法官积极参加培训,提高审判能力”……会商会上,最高法院领导和各庭室局负责同志结合工作情况作出分析,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坚持问题导向,围绕司法审判数据呈现的趋势,系统梳理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,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。
“今年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各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,结合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、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,紧紧扭住审判执行主责主业,积极主动作为,实现审判执行工作质效持续向好并不断巩固的态势,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”张军指出,同时也要看到,当前审判执行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,接下来的任务更重。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,强化科学管理、更好服务发展,坚决圆满完成全年审判执行工作任务。要针对会商发现的问题,把自己摆进去,从“我”做起,层层压实责任,逐条逐项扎实解决。要把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融入日常,坚决摒弃“唯数据论”等错误做法,向审判管理要案件质效。“越感到忙不过来,越要重视源头,这是治本的、利长远的工作。”要加大对下监督指导力度,积极运用法答网、人民法院案例库、全国法官培训网等,不断提升下级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、一线法官的审判能力,促推更多矛盾纠纷在前端得到妥善化解,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有更多更实获得感。
最高法党组副书记、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邓修明,副院长陶凯元,党组成员、副院长杨万明、杨临萍、贺小荣、茅仲华、李勇,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淑梅,最高法有关部门、各巡回法庭负责同志参加会商。
(记者白龙飞)